2015年08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7月商品行情又栽跟頭,其中又以黃金與原油跌勢尤重,而在績效差而投資人又不愛下,商品對沖基金出現一波倒閉潮。
報導指出,美商農產品交易集團嘉吉(Cargill)旗下黑河(Black River)資產管理公司宣布關閉其商品基金,倫敦 Armajaro 資產管理公司也表示,將收掉其總規模4.5億美元的商品對沖基金,該檔基金今年上半年操作虧損幅度達11%。此外,凱雷集團(Carlyle)也因基金投資資產大縮水,宣布與集團創辦人的 Vermillion 商品基金分道揚鑣。
商品對沖基金之所以績效低迷,最大原因在於全球最大商品需求國中國的經濟明顯降溫。在金屬與農產品市場部份,在由新興市場需求強勁造成市場連年供不應求後,如今已翻轉為超供。
與此同時,原油市場因美國頁岩油革命而出現結構性改變,造成油價崩跌。
商品市場自2011年以來就陷入空頭市場,基金投資績效連年低迷,投資人認賠殺出的不在少數,寧願轉往其他收益較佳的資產。根據專門追蹤對沖基金市場的研究機構 HFR 指出,2014年商品對沖基金總共遭投資人淨贖回34億美元。
管理2.4億美元 Merchant 商品基金的 RCMA 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董事經理柯曼(Michael Coleman)指出:「根本的問題出在投資人太少,都怪這幾年商品市場行情不佳,有投資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賠錢的經驗。」
不過,對沖基金之前也曾從商品市場嚐過甜頭,如今,彭博商品指數已觸及6年新低,慘不忍睹的投報率更難以說服投資人將商品列為合適的投資標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