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德編譯/經濟學人 2015-12-21
過去10天不到,三檔基金不是宣佈暫停贖回,就是已經清算。這三檔基金都是高收益債基金。這讓人想起法國巴黎銀行(BNP)在2007年8月暫停贖回的三檔基金,當時只佔總管理資產不到0.5%,然而,這些基金有如煤礦坑之中的金絲雀,預示著信貸危機的到來。
高收益債佔全球債券的比率不到5%,(編按:但在台灣,高收益債打著「保守高息」的旗號,就連保守型的投資人都喜歡投資高收益債,致使這種高風險的債券基金在許多台灣投資人的基金組合裡占五成以上的高比率。) 這些基金都有投資信用評等較低的公司債,今年這類高收益債價格大跌、殖利率飆升。
12月10日,Third Avenue 一檔基金宣佈暫停贖回,在這之前,這檔基金淨值今年縮水27%,投資人大舉贖回,資產已從30億美元縮水至7.9億美元。
隔天,避險基金管理公司 Stone Lion Capital 宣佈旗下的垃圾債券基金暫停贖回;12月14日,專精於高殖利率債券的基金管理公司 Lucidus Capital Partners 亦表示已經清算了全數投資。
認定災難即將到來的人,特別點出了 Third Avenue 模型的問題所在:其高殖利率基金在說明書中承諾,投資人可以快速取回資金,卻投資於高風險且流動性不佳的資產。事實也證明,在市場有如驚弓之鳥的情況下,這些評等不佳的資產流動性立刻出問題。
這次有違約風險的公司,大部份是因為原物料大跌、利率走升,處境艱難的能源和採礦企業。
監管單位一向擔心,公司債流動性不佳,可能會為基金管理者帶來麻煩,這些基金被迫低價出脫資產,也有可能代表系統性風險的存在;諷刺的是,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不如過往,部分原因即為資本要求變嚴格,使得銀行持有債券的成本上升。2007年崩垮的那些小型基金,確實是災難來臨前的預兆,但目前這些出問題的基金已明白揭露了風險,明明白白告訴投資人,它們是高收益,但也有價格下跌的高風險,同時佔債券市場的比率很低,不太可能真的是金絲雀。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