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牌電機大廠「東芝公司」(Toshiba),21日驚傳會計醜聞。由第三方委員會組織的調查報告指出,東芝在過去6年來虛報獲利高達12億美元(約381億元台幣),以應付金融海嘯以來不堪的財報。
同日傍晚,涉嫌下令做假帳的3位歷任社長與9名公司高層,召開記者會宣佈下台負責。這是繼2011年日本相機大廠 OLYMPUS 的17億美金假賬事件以來,涉及金額最高的會計醜聞。
《彭博社》報導,東芝社長田中久雄率公司高層在記者會中鞠躬半分鐘,向股東表示歉意,並坦承公司正面臨成立140年以來最大的品牌危機。調查報告中詳載了該集團長期系統化地假造財報,起因於領導階層所制定不切實際的盈利目標。
儘管田中久雄否認授意下屬作假帳,但調查委員會指出,該風氣可追朔到前前社長、現任社務顧問的西田厚聰,且三任社長早已清楚利潤被誇大,卻沒有任何實際作為。
東芝自1875年創立以來,業務內容從消費性電子產品涵括到高科技航太產業,可說是相當全方位,其中筆電出貨率更曾一度站進全球前五名。然而近年來不敵中國品牌聯想強攻北美與中國市場,就連歐洲與新興市場也因台廠低價策略逐漸敗陣,讓研發出第一台筆電的東芝集團承受極大壓力。
《路透社》報導,2008年金融海嘯時東芝遭受巨大衝擊,甚至出現公司有史一來虧損最嚴重的一年;2009年時任社長佐佐木則夫,便決定將公司重點放在半導體以及核能業務。
無奈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讓全球反核聲浪大漲,原定核電部門營收要達到1兆日元的東芝,不得不下調財務目標,並將其他新興事業部門盈利預期擴大,像是智慧電表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當挑戰越來越不切實際,產線經理與員工們自然開始虛報帳面數字,或是延後認列費用以符合公司要求;東芝企業文化是管理階層的決策不容挑戰。」知情人士透露。
《金融時報》報導,調查報告中引述一名東芝員工真實案例:2008年12月,東芝第3季預測公司營業利潤為虧損184億日元,對此西田厚聰在會議上表示,由於數字太過難堪,無法於隔年1月發表,下令公司將財測改為獲利5億。而日本近年來公司財務造假頻傳,當局才在2個月以前通過企業治理法,以提高公司透明度,沒想到隨即爆發東芝醜聞。
《彭博社》整理了日本企業前7大會計醜聞如下:
1.為了避免市場恐慌,日本「長期信用銀行」低報了高達40億美元的呆帳,三位集團高層因此被以詐欺罪定罪,長銀也在同年宣告破產,最後被美國橡樹投資基金收購,並於2000年更名為「新生銀行」。但日本最高法院在2008年認定3名主管使用的是舊會計法規,推翻了原判決。
2.1997年,時年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證券」,傳出隱瞞了25億美元赤字,並將客戶虧損轉至紙上公司,前總經理與前會長因此被判刑兩年半。
3.2011年,「奧林巴斯」隱匿17億美元的投資虧損長達13年,並已做假帳的方式維持股價,遭到首位外籍社長揭發。奧林巴斯因此被罰款560萬美元,前董事長菊川剛以及兩位前任執行長也在 2012 年9月因隱瞞損失而被判有罪。
4.2005年,知名化妝品品牌「佳麗寶」(Kanebo)坦承在5年內虛報2100億日圓的獲利,前社長帆足隆與副社長均遭到判刑。
5.2006年,日本第三大證券經紀公司「日興證券」,其高層透過私人子公司發行轉換債券來填充利潤高達137億美元,公司已於2007年賣給花旗集團。
6.2007年,日本第三大重型機械製造商 「IHI」,因涉嫌將前年財報虧損46億日元,改為獲利158億日圓,董事長因此下台負責,公司則被判罰16億日圓。
7.2006年,日本新興網路業者「Livedoor」利用股票分割、交換和買進股票等方式哄抬股價,創辦人遭定罪並入獄服刑2年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