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7 和信贷 来源:腾讯科技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前期的政策利好和窗口期的红利已经基本上被使用完了。先来看一组最新的数据:据年中时点的统计数据,四大行6月存款大增2.2万亿,同期贷款新增约2,900亿。预计6月全部金融机构存款增加可能达到3万亿,同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新增量可能达到9,500亿左右,交行金研中心则预计当月贷款高达1.1万亿。这里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一个是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业的存款大增,因为就四大行而言,今年6月2.2万亿的增量较去年同期多增近万亿。近万亿是什么概念?余额宝最近的存量规模是5,000亿元左右,等于是四大行的存款规模增加了4个余额宝的规模。
在整个社会的储蓄资金中,银行无疑是最大的资金沉淀和管理方,因为,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银行是主要的资金流动和结算方,也是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托管方,而且是最终方。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在40-50万亿左右,另外还有差不多规模的对公存款,而互联网金融在来势汹汹的存款搬家浪潮中,乐观估计最多在1万亿左右,由于互联网用户的理财投资习惯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消费习惯,银行业基本上还能承受住这1万亿的压力(依靠同业拆借和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
况且,这部分资金最终还是要回流到银行,不论是通过同业市场还是P2P投资、电商小贷等。因为在现有的金融法律框架下,银行还是唯一一个具有最全面的货币流通和兑现的机构,其他的金融和类金融机构要么是托管,要么是充当这种渠道之一。其实,互联网金融最开始起到的也是渠道的作用。
2013年开始喧嚣的互联网金融,以银行时代的改革者和搅局者进入大众视野,并依靠在线理财、P2P、电商支付金融以及应用场景的便捷化来推动了底层人士对互联网金融用户体验的推崇。即便是今天,互联网金融的热度虽然已经从一个喧嚣的沸腾期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过渡期,但是以电商金融、P2P、众筹、数据征信、平台服务等为多种表现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依然在优化着自己的金融化体验。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互通有无,快捷,透明的信息建构方式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来降低传统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同时在传统金融的风险控制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便和传统金融产品在渠道上进行对接。金融主要是融通资金,提高资金的流转和使用效率,互联网金融也一样,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传统金融所无力服务或不愿服务的弱势客户,并通过数量级规模的增长来实现平台方和融资方的共赢。
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前期的政策利好和窗口期的红利已经基本上被使用了,一方面监管的压力在加大,不论是后期出台评级的措施加强针对性的监管,还是用牌照的形式控制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几个模式都已经进入了高层的监管视野。例如人行对基于第三方支付金融的管辖和政策的收紧,银监会对于P2P行业的监管摸底,以及证监会后期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内部监管。可以说,13年是一个相对无序的互联网金融时期,但是2014年将走入更加稳定的,创新空间相对较小的时期,这个时期虽然依旧受到鼓励,但是合规和风险的要求将不断加大(这对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冲击是较大的,因为合规与创新始终是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关系)。
换一个角度来说,传统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面前的冲击下也并非是没有退路,一方面,以银行的金融互联网化为代表的趋势成为了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改革的新方向,银行与电商的服务黏合,银行与P2P服务的结合,银行在互联网渠道上的探索(微信银行、直销银行),以及银行开发的各种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各种宝宝等,都说明银行并非是一个后知后觉的被动者,而是一个开放兼容的收容者。由于银行目前在整个金融资产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加上庞大的客户数量和已有的渠道,进行部分的互联网化尝试,也能产生不小的转型效果。对于最终的客户来说,在获得相对趋同的收益前提下,银行的吸引力在于安全性与合规性,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是简单的流程和用户体验,但是在两者收益与风险程度相趋同的情况下,还是会有部分的客户转而投向银行。理由就不必说了,大家都懂。
最后,站在这个特殊的时点,四大行的存款之所以能大增2.2万亿,和整个经济的调控是分不开的,前期的经济结构性调整,用盘活存量的方式来推动转型,但是经济有逐月下滑的趋势,为了保证年内既定的经济目标,央行在多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通过定向降准,常备借贷便利以及短期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来保证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同时,银监会也通过放松对存贷比口径的统计来释放部分资金(4,000亿至2万亿),在贷款额度、释放流动性以及存贷比放松的多重影响下,银行业揽储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在银行存款大增面前,互联网金融去了哪儿?一方面是部分资金在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了投资收益后,由于其收益的下降以及银行理财投资产品收益的上升,开始回流银行;另一方便,也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资金大多是走了一个渠道(除了少数具有融资类性质的业务,如P2P和电商小贷),并没有彻底脱离银行的流通范围。所以,在银行存款大增的特殊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分流存款的趋势有小范围缩减的迹象,打个形象的比喻,银行业是一棵大树,存款资金就是其中的脉络,而互联网金融就像是长在这棵大树上的枝叶,依赖于银行的存款来源供应,并通过自己的“光合作用”获得收益,部分还是要重新流回树干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